28
2025
-
04
中億铭储能系统护航海岛通信基站,破解离网供电“最后一公里”
作者:
——风光储氢多能互补,保障南海岛礁7×24小时通信
场景需求:离岛通信能源保障
南海岛礁通信基站长期依赖柴油发电,存在燃料运输难、成本高(每升柴油运输成本达15元)、环境污染等问题。中億铭为三沙市永兴岛设计的离网型智慧能源站,集成风电、光伏、储能与海水制氢技术,实现100%清洁能源供电。
技术先进性:多能互补与智慧管理
海水制氢储能:利用富余风电电解海水制氢,氢气储存用于燃料电池发电,解决连续阴雨天气供电难题;
抗盐雾腐蚀:储能柜外壳采用316L不锈钢+纳米涂层,盐雾试验超1000小时无锈蚀;
AI预测运维:通过气象数据与负荷预测,提前72小时生成能源调度策略,供电稳定性达99.9%。
系统架构与构成
能源层:
200kW垂直轴风机:适应海岛强风环境,年发电量50万kWh;
500kWp光伏板:双玻组件抗17级台风;
1MWh储能+200kg储氢罐:满足基站7天备用需求。
控制层:能源路由器实现直流微网架构,减少交直流转换损耗15%。
优势与特点
零碳供能:年替代柴油100吨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60吨;
超长寿命:系统设计寿命25年,较传统方案延长60%;
军民两用:可扩展为雷达站、边防哨所供电,获军方“军民融合创新奖”。
战略价值:该系统已部署至中国南海12个岛礁,支撑5G基站全覆盖。工信部评价其“为维护海洋主权提供了能源技术支点”。
结语
中億铭公司通过差异化技术路线与场景化设计,在市政、能源、通信等领域打造了多个标杆性储能应急解决方案,彰显了其在极端环境供能与智能系统集成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。未来,公司将持续深化技术研发,为更多行业提供安全、经济、绿色的能源保障体系。
中億铭
下一条
下一条
最新动态
2025-04-28
中億铭公司发布全球首款5000米高寒专用应急电池系统
今日,中億铭公司正式发布全球首款专为海拔5000米以上高寒地区设计的应急电池系统及配套设备。该产品通过了中国高原环境适应性测试中心认证,填补了全球高海拔极端环境应急能源装备的技术空白,标志着我国新能源科技在高寒应用领域迈入国际领先行列。
2025-04-28
中億铭应急电池护航珠峰科考,助力极地科研新突破
在2025年春季珠穆朗玛峰综合科学考察中,中億铭公司提供的应急电池系统成为科考队的“能源生命线”。其设备在海拔5200米的绒布寺大本营及更高区域稳定运行,支持了冰川监测、大气成分分析等关键科研任务,被誉为“极地科研的隐形守护者”。
2025-04-28
中億铭与中亚三国签约,共建“一带一路”高寒能源走廊
中億铭公司与吉尔吉斯斯坦、塔吉克斯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共同推进“中亚高寒能源走廊”建设。项目将在帕米尔高原及兴都库什山脉区域部署应急电池系统,惠及300万高原居民,助力“一带一路”绿色能源合作迈向新高度。
2025-04-28
中億铭智能储能系统赋能市政应急管理,构建城市安全新防线
场景需求:城市应急能源缺口 在极端天气与突发灾害频发的背景下,市政应急管理面临电力中断、设备启动延迟等挑战。例如,2024年京津冀特大暴雨中,部分地下车库排水泵因断电失效,导致重大财产损失。中億铭公司针对此类痛点,推出市政应急储能发电一体化系统,覆盖防洪排涝、地震救援、医疗应急等场景,已在城市试点应用。
2025-04-28
中億铭高寒储能系统落地青藏高原油田,破解石油钻采供电难题
场景需求:极地油田能源困境 青藏高原油气田平均海拔4500米,冬季气温低至-40℃,传统柴油发电机油耗高、启动困难,且运输成本占开发总费用的30%。中億铭公司联合中石油研发油气田专用光储柴微电网系统,在青海英东油田实现规模化应用,单井日均供电成本降低40%。